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6月30日至7月3日,学院组织“振兴乡野,法润万家”普法润乡社会实践队深入都昌县华山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法律送到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入户宣法,法治春风入万家。普法实践队携带精心制作的宣传手册,分成两个小组逐户走访居民,与村民们进行面对面交流,每到一户,队员们都热情地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和小礼品,耐心倾听村民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安全困惑,并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解答。围绕乡村振兴、农民工工资拖欠等乡村常见问题,实践队成员们向乡民们普及了土地流转、农民工工资讨要程序等常用法律知识。队员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晦涩的法条转化为“家常话”,一边和村民们话家长里短,一边进行法律宣传,双方的距离在欢声笑语中被拉近。从“纸上”到“身边”,从“条文”到“家常”。实践队将法律送进群众家中,用身边事讲身边法,让大家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为乡村送上更优质的法律服务,推动法律知识的普及。

摆点宣法,法律服务在身边。为扩大此次宣传的覆盖面和普及度,实践队于人流量较大的超市门口摆起宣讲台、拉起横幅,将街道化身为知识集市,以法律知识赋能乡村,用宣讲和物料温暖民心,向过路的行人发放普法宣传手册,把法律宣传变成触手可及的“便民服务”。摆点现场,法学专业的同学发挥专业优势,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向过路村民详细讲解乡村振兴促进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帮助群众提升法律意识,深入浅出的讲解获得了在场人员的一致好评。普法工作接地气、暖民心。实践队成员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力求让普法常态化、生活化,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普法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讲座释法,法理宣讲入人心。针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实践队于华山村村委会开展了“与法‘童’行,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普法专题讲座。讲座设计上,考虑到参与儿童年龄较小,实践队成员采用了“以案释法”“游戏促法”和“动画普法”的多样形式,保证小朋友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法条内容。
小朋友们在实践队成员的带领下一起观看动画短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并积极参与法律常识的问答互动。游戏环节,同时,结合未成年人暑期安全防护内容,讲座最后还额外补充了防溺水知识,实践队成员们和在场儿童一起朗读学习“防溺水六不准”,筑牢安全防线,夯实平安根基。普法脚步不停,安全守护不止。学院师生在实践中践行“小我融入大我”的青春誓言,将法律的种子深植于孩子们的心田,让法治的阳光照亮儿童的成长之路。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让整个团队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脉搏跳动,也深刻体会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更多青年学子走进乡村、扎根基层,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青春之花。

供稿:丁颖 程棋 审核:曹人龙